文案猫

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

文案猫

发布于2022-10-13
标签:更多>

  勤学好问,意思是勤奋,不懂的就问,比喻善于学习。出自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:“它而今是勤学好问,便谥之以文。”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,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,到那时,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,宇宙的奥秘将你探求,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!

  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:

  1、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,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。

  2、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,这也是好事,常人望而却步,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。

  3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

  4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
  5、求学的三个条件是:多观察、多吃苦、多研究。

  6、有志始知蓬莱近,无为总觉咫尺远。

  7、志之所趋,无远勿届,穷山复海不能限也;志之所向,无坚不摧。

  8、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。

  9、灵感不过是“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”。

  10、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,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。

  11、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

  12、学习是劳动,是充满思想的劳动。

  13、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。

  14、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,你就不要去睡觉。

  15、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,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。

  16、好问则裕,自用则小。

  17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
  18、不学不成,不问不知。

  19、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,多用则灵,不用则废。

  20、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
  21、成功=艰苦劳动+正确方法+少说空话。

  22、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
  23、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;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。

  24、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。

  25、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,都离不开一个“苦”字。

  26、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,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。

  27、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。

  28、重复是学习之母。

  29、有志登山顶,无志站山脚。

  30、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,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。

  31、聪明出于勤奋,天才在于积累。

  32、追踪着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。

  33、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

  34、不怕路远,就怕志短。

  35、发明千千万,起点是一问。禽兽不如人,过在不会问。智者问得巧,愚者问得笨。人力胜天工,只在每事问。

  36、读书有三到:谓心到,眼到,口到。

  37、君子之学必好问,问与学,相辅而行者也。非学,无以致疑;非问,无以广识。

  38、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。

  39、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,简直可以说天才。

  40、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纳嗤贰。

  41、人若有志,万事可为。

  42、勤勉,不浪费时间;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,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。

  43、志气立,所贵功业昌。

  44、学之广在于不倦,不倦在于固志。

  45、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。

  46、谁不向前看,谁就会面临许多困难。

  47、不经历风雨,怎能见彩虹。

  48、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,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

  49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

  50、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。

  51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。

  52、人皆可以为尧舜。

  53、人生在勤,不索何获。

  54、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?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。

  55、知而好问,然后能才。

  56、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

  57、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

  58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
  59、勤劳一日,可得一夜安眠;勤劳一生,可得幸福长眠。

  60、志高山峰矮,路从脚下伸。

  61、有志的人战天斗地,无志的人怨天恨地。

  62、业精于勤而荒于嬉,行成于思而毁于随。

  63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
  64、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,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。

  65、好问的人,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;耻于发问的人,终身为愚人。

  66、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。

  67、强中自有强中手,莫向人前满自夸。

  勤学好问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学习,一直以来,人们对“勤学”的关注多,而往往忽略了对“好问”的重视。 其实,知识不仅是“学”来的,也是“问”来的,所以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“有学问”。“问”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,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。郑板桥有一段话对这个问题说得非常透彻:“学问二字,须要拆开看。学是学,问是问。今人有学而无问,虽读书万卷,只是一条钝汉尔……读书好问,一问不得,不妨再三问,问一个不得,不妨问数十人,要使疑窦释然,精理进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