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佛经
经典佛经
1、生:“顿悟见性,究竟是怎样的境界?”心:“迥超一切相对境界。究竟如何?你当切实亲证。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”——心光
2、壹个人只要充满信心,就会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,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爱,对自己所从事的每一份工作都会就就业业地去做。
3、以应萨婆若心,自具足忍辱,亦教他行忍辱,以无所得故,是名菩萨摩诃萨羼提波罗蜜。《摩诃般若经》卷五,问乘品
4、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因祸得祸,因福得福,所有这些都是要由自己来承当的,没有谁能够替代。
5、只有正确地闻.思.修佛法,才会有体认到诸法空性的智慧,只有体认到诸法空性的智慧,才有能力彻底根除内心的无明。
6、人心与佛陀一样,都有同等的爱心,但因后天的习惯及习气不同,以致有不同的言语行动。所以,修心养性必须自己下功夫。
7、喜而不语是一种豁达,朋友之间的戏虐,遭人误解后的无奈。这时过多的言辞申辩反让人觉得华而不实,莫不如留下一抹微笑,任他人做评。
8、人的慧根不同,所受的障碍不同.悟的程度不同,境界也会有深有浅,悟境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只有曾经悟过的人才知道悟真正是什么。
9、用事宁失于宽,勿失于急,宁失于略,勿失于详。急则不可救,详则无所容,当持之于中道,待之以含缓。佛眼禅师澫益《灵峰宗论》卷五,圣学说
10、以淫乐自裹,譬如蚕作茧,智者能断弃,不盼除众苦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爱欲品有从爱生爱.从爱生恚.从恚生爱.从恚生恚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五,第985经
11、身若一无所有,则心一无挂碍——没有得失的牵绊.没有物质的积累,心灵自然没有挂碍。这是圣者安住的境界,也是学佛者所求的境界。
12、禅就存在于红尘中,所谓最深的红尘,不过是提供了壹个清静的修禅道场。红尘中,懂得放下,懂得慈悲,觉悟。做到明心见性,不贪念,不执拗,是为参禅。
13、所有那些奸猾.谄媚.伪善.欺诈.迷惑别人的人,往往外表看起来直率,而内心却怀着奸诈和自私,所以,有智慧的人应当善于明察真伪。
14、信仰佛.法.僧三宝,勤修戒.定.慧三学,息灭贪.嗔.痴三毒,净化身.口.意三业,这四件事是佛法的总纲,也是我们修行的起点和终点。
15、追求真理者,就像个迷路的人想寻找正确的道路,若能找到正路,不但不会仓皇失措.忧虑恐惧,而且会充满信心与勇气。
16、父爱就像佛的禅,无法言说,没人能说清,只能用心去领悟,用爱去感知,用责任去深深体会。父爱更像茶一样甘甜.醇香,但只有慢慢品方能体味。
17、壹个人如果慈悲心常在,那他的心量也能像宇宙一样博大,他就会拥有无坚不摧的巨大能量,壹个人修炼到真正放下生死的时候,心中怀着的是永恒的慈悲。
18、譬如甘蔗味,虽不离皮节,亦不从皮节,而得于胜味。皮节如世话,义理犹胜味,是故舍虚言,思惟于实义。《大宝积经》卷九十二,发胜志乐会
19、朱子治家格言》。事先要准备,像没到下雨的时候,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,不要临时抱佛脚,像到了口渴的时候,才来掘井。
20、茶味不尽在茶,更在其心。淡淡如禅的意境是茶给的,更是自己的心灵给的。它往往与壹个人的经历与心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。
21、如果以争斗去制止争斗,终归是制止不了的。只有忍耐才能止息怒气,这个方法是值得重视的。
22、诸菩萨摩诃萨,应如是生清净心。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
23、问:“如何是佛法大意?”师日:“落花随水去。”日:“意旨如何?”师日:“修竹引风来。”——《石霜庆诸禅师》
24、惜福即自我环保,如惜人.惜缘.惜命.惜情.惜财.惜时.惜物.惜能等,养成“惜福”的习惯,才是富有的人生。
25、善于奔跑的马只需要抽一鞭子就会奔跑不停,性格爽快的人只需要一句话便可敞开心扉。有事要说就尽快说,没有事就各干各的去。
26、生命的本源只有自己能够看到。因为别人眼中的你也许是片面.不真实的。只有相信自己,才能做自己的主人。
27、历史经验证明,每个成功人士都具有敬重贵人之心.礼待小人之心. 帮助好人之心.防备坏人之心。
28、在清简如水禅意的时光里,静赏一山一水,一朝一夕,淡看繁华烟云,所有不舍与难忘,从容一笑,此时岁月依旧安好,流年如初无恙。
29、了凡先生虽然精通易经数术,但他却一再强调说术只是一种形式,而道却能给人以真正的启迪。他希望我们能将“了凡因语”的理论传播四方,让
经典佛经(二)
1、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,没有什么人可以做到自始至终皆是胜利 者。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,问题的关键就在于,你知不知错。
2、我们必须知道“错误是烦恼的原因,毁灭是罪恶的结果”,若要免于毁灭,就必须远离罪恶,要想免于烦恼,就要摆脱错误。——耕云先生
3、要想了解过去已发生的某事情的原因,可以从此事现在的结果中去寻找,要想预知某事情将来的结果,可以从此事现在发生的原因去看。
4、现在有很多人,爱子女爱得很苦恼。因为对子女要求过高,子女却无法顺合其意,彼此心中承受了很重的压力,久而久之,亲子之间甚至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。
5、理想便是希望,是力量和快乐的源泉。壹个人的理想可以不远大,却不可缺少,否则生活就会没有目标,以至于一生碌碌无为。
6、穷人因为不知足而死,到死也成不了富人,可见贪欲是多么可怕。在珍惜和知足中才能累积起财富,有一颗知足且懂得珍惜的心,人才能过得快乐。
7、福人眼里看不到不好的东西,一旦看见就要忏悔要反省,为明天后天我们要看到好的东西做准备!这就是了凡因语的全部心法!
8、缘甚深,难见难识知,唯佛能善觉,因是有是无。若能自观察,则无有诸入,深见因缘者,更不外求师。《长阿含经》卷一,《大本经》
9、我们做功夫,得到受用以后,不是把这种受用来显异惑众,而是用来做平常的事.做那些微不足道的事.做那些人们生活中一件也不能少的事。
10、位企业家说,他挣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,但并不快乐,快乐的是让这笔钱这辈子花光,而且要花得有意义,于是,他踏上慈善之路,踏上快乐的征途。
11、应观四念处:所谓无身住处,无受住处,无心住处,无法住处,无住处建立处,是名念处。《大宝积经》卷-。-,善德天子会
12、寸有所长,尺有所短。有的人谋划能力超强,却缺乏执行力,有的人执行力很好,却不善于谋划。如果上述两种人能够通力合作,就可扬长避短,做成大事。
13、心里慌乱时,如同在咬一把生铁做的橛头,但是在觉得没有滋味的时候,意志可不要退却。
14、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丁夫,常一检点,道业无有不办:或喜或怒,或静或闹,皆是检点时节。
15、为他人活与为自己活,哪一种更快乐?为少数人活与为所有人活,哪一种更快乐?有院墙篱笆与无院墙篱笆,哪壹个空间更大?索取与奉献,哪壹个更有价值?
16、人们很多时候会烦恼.痛苦和焦虑,正是因为心胸不够开阔,见解不够通达。对于人生中的不如意,我们要看得开,拿得起,放得下。
17、谦卑并不意味着多顾他人少顾自己,也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,而是意味着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。——海涛法师
18、直截根源,不存知解。当阳露出,不费纤毫。若也眨起眉毛,早成蹉过,才落拟议,便隔千山。——《鼓山语录》
19、真正的智慧人生,必定有诚意.谦虚的态度。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,能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。惟有尊重自己的人,才能勇于缩小自己。
20、然而,烦躁的都市啊,请不要忘记,这世界本是镜花水月。切如花,花如一切。以,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,这一笑,便是整个世界。
21、人常不满足,即使拥有了一分,还会想要
22、老僧把一枝草作丈六金身用,把丈六金身作一枝草用。佛即是烦恼,烦恼即是佛。——《赵州真际禅师语录》
23、有些人,有些事,只有用心去体味,才能了解得更真实。把心放平了,一切都会风平浪静,心放正了,一切都会一帆风顺,心放下了,快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。
24、损财业者,一者耽湎于酒,二者博戏,三者放荡,四者迷于伎乐,五者恶友相得,六者懈堕,是为六损财业。
25、是菩萨因般若波罗蜜,世间诸事,皆同实相,不见资生之事不与般若波罗蜜相应者。《小品般若经》卷六,阿惟越致品
26、真正的好东西,没有你的.我的,而是大家的,还有你的.我的,说它再好也好不到哪里。人也一样:还有你我,不算好人,没有你我,才是好人。
27、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,要有感恩的心态,要有奉献的精神,因为壹个人的存在是与周围的所有人.与全世界所有人的存在分不开的。
28、我们众生也叫做“有情”,但这是迷中之情——知性被埋没了,是迷中的有情者。执迷的情与爱,所带来的除了痛苦,还是痛苦,会使人失去良知良能,造业害人。
29、所谓念佛,即是让弥陀做我的主人,一切听他,一切靠他,一切围绕他,生活以弥陀为圆心,无论在哪里,生命的弧线永远对准圆心,聚焦弥陀。
经典佛经(三)
1、眼耳鼻舌身,心意诸情根,以此常流转,而无能转者。法性本无生,示现而有生,是中无能现,亦无所现物。《华严经》卷十三,菩萨问明品
2、爱的长久之道是相互依靠,拥有一份互相扶持的爱才能在漫长的岁月里走下去,尽管磕磕绊绊,仍有一份平常安然.韵味无穷的幸福。
3、我们每个人心底都有一股清流.一块福田,隐藏着丰沛的泉源。佛教的精神,正是要启发每个人心底的这股清流。
4、壹个人的胸怀是否宽阔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能欣赏他人,又是如何欣赏的。如果视别人如冤家,看他人一无是处,最终自己也将难有大的作为。
5、观三千大千世界,乃至无有如芥子许,非是菩萨舍身命处,为众生故,然盾乃得成菩提道。《法华经》卷一,方便品
6、人的一生如果有书可读,又有时间读书,又有资财读书,又能使自己 从中受到教益,又不被书中的文字所局限,就是会读书的聪明人。
7、人生在世,知错能改,则为君子之道。有错不思改正,或者口是心 非,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8、如果胡里胡涂地随着过去的福延续现在的缘,生活如意顺利而不再造福利人群的因,如此“享福了福”,福报享尽就没有了,这就是不能惜福。
9、随缘不是听天由命,而是尽人事听天命怎样接受生活中不满足却又不放弃努力?佛日:一切诸法从因缘起。——《持人菩萨经》
10、佛曰:缘来天注定,缘去人自夺。如是因,收如是果,一切唯心造。着面对,不去埋怨。然,随心,随性,随缘。
11、有二位年轻比丘尼来精舍,问:“法师啊!在您修行的这条道路上,有否碰到困难的事?”师父反问他们:“什么nL{做困难?我从来没有时间去想困难。”
12、你的心是善的,这善因来自你的心量,你内在充满一片祥和,你内在没有丝毫的计较念在里面,你丝毫没有怨愤,则恶缘无从与你连接而来伤害你。一庄圆法师
13、平等:无分美丑善恶,芸芸众生都平等得到水的滋润。无分高低凹凸,自然环境都平等得到水的滋养。所以水对芸芸众生与自然环境的利益是平等的。
14、涅槃之相,凡有八事,何等为八?一者尽,二善性,三实,四真,五常,六乐,七我,八净。是名涅槃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二十五,高贵德王品
15、若以断业因缘力故得解脱者,一切圣人不得解脱,何以故?一切众生过去本业无始终故,是故我说修圣道时,是道能遮无始终业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四十,陈如品
16、有人说:多个朋友多条路。但世上有大路.小路,活路.死路,跟“善知识”相交,等于多了一条大路.活路,跟“恶知识”交往,迟早会走到死路上去。
17、问:“道体本无修,若起修道心,何所修?”答:“如镜有垢,欲使显光而磨之,磨者仍磨其垢,非磨其光。”——李炳南居士
18、文字是神圣的,它不是普通的草,就在我们的窝边,是不是做照吃窝边草的兔子,靠我们的德行做选择,而不是版权法。
19、修行,一要有信心,二要明理,两者缺一不可。没有信心,光凭理解,可能会落入邪见,没有理解,光有信心,可能会变成迷信,增长无明。
20、弥勒菩萨在《宝性论》当中说过,佛教的真理具备八种功德:不可思议,无二,无念,清净,光明,对治,灭谛,道谛。
21、有八事可以安乐:顺事师长,率民以孝,谦虚下下,仁和其性,救危赴急,恕己爱人,薄赋节用,赦恨念旧。《佛说孛经抄》卷一
22、诸佛依二谛,为众生说法:一以世俗谛,二第一义谛。……若不依俗谛,不得第一义。不得第一义,则不得涅槃。龙树《中论·观四谛品》
23、弥陀灭除我们的贪嗔烦恼,是用釜底抽薪的方式,薪火虽去,锅还是热的,水还是烫的。凡夫生死薪火虽灭,现世烦恼依然。
24、感恩是要从对待每壹个人,做每一件事做起。感恩要落实到具体的人.事身上,才是实实在在的。心如虚空,就能够包容一切。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把虚空挤破呢?
25、好事不如无事,何谓无事人?面对此问,十有八九之人未开口时,心意 识已谤佛谤法了,无事人绝非没有事.不做事。什么是无?
26、如闻系念,一心相续,次第不乱,或经一日,或复一夜,如是或至七日七夜,如先所闻,具足念故,是人必睹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也。《大集经》卷一,贤护分
27、在禅者所谓的一炷香里,心能横遍十方,机能竖穷三际,心机能与无为法响应,虽然「老僧一炷香,能消万劫粮」了。
28、孟子》有云: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29、我如果稍稍闻道,总是愿意将它传递给尚未闻却愿意闻的人。道是大家的,谁也没有资格私藏,想藏也藏不住,何况我只是稍稍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