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语心经络名言警句
佛语心经络名言警句
1、依法经商。《经集》第二品,第十四章《如法经》
2、商人之导师,游行善知识,贞祥贤良妻,居家善知识,宗亲相习近,通财善知识,自所修功德,后世善知识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六,第1000经
3、对事业要有计划,对金钱要会运用,对感情要能升华。星云《人间佛教的戒定慧》
4、恶友相得,复有六失:一者方便生欺,二者好喜屏处,三者诱他家人,四者图谋他物,五者财利自向,六者好发他过,是为恶友六失。若长者,长者子习恶友不已,其家财产日日损减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5、少欲最安乐,知足大富贵。《天请问经》
6、菩萨所行不求恩报,受恩之处常思反报。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二,义菩萨心坚固品
7、知足常乐知足之法,即是富乐安隐之处。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。不知足者,虽处天堂,亦不称意。不知足者,虽富而贫,知足之人,虽贫而富。《佛遗教经》
8、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,何等为四?谓信具足.戒具足.施具足.慧具足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,第91经
9、如法得财利,不负得安隐,施与得欢喜,二俱皆获利。《中阿含经》卷二十九,《贫穷经》
10、会理财何等为守护具足?谓善男子所有钱谷,方便所得,自手执作,如法而得,能极守护,不令王.贼.水.火劫夺.漂没令失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,第91经
11、应该尊敬长者,不妒忌,懂得按时拜见老师,抓住时机讨论正法,专心聆听精妙言辞。《经集》第二品,第九章《戒行经》
12、无论在家出家,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,令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,庶可仗佛慈力,超凡人圣,往生西方也。《印光法师文钞菁华录&自述》
13、报恩尽责若能有人为彼野狐治疥疮者,野狐必当知恩报恩。而今有一愚痴之人,无有知恩报恩。是故诸比丘,当如是学:知恩报恩,其有小恩尚报,终不忘失,况复大恩!《杂阿含经》卷四十七,第1264经佛言
14、贩卖市易,教令依平,无贪小利,共相中欺。《优婆塞戒经》卷四,杂品
15、如何用钱是一种甚深的智慧。而用钱最好使大众都能获得取之不尽.用之不竭的般若宝藏,才能使自己永远享有用钱的快乐。星云《往事百语》,第24页
16、夫妻是伦理的关系,不是论理的关系。圣严《108自在语》
17、云何菩萨离非法财?不以轻称小斗欺诳于人,不以诈亲及诸欺罔而求财物。《大乘宝云经》卷六
18、远恶习六损财业者:一者耽湎于酒,二者博戏,三者放荡,四者迷于伎乐,五者恶友相得,六者懈堕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19、鄙夫染人,如近臭物,渐迷习非,不觉成恶。贤夫染人,如近香熏,进智习善,行成芳洁。《法句经》卷上,双要品
20、要做的事,就要认真地做。南传《佛教格言&业品第三》
21、聪明的妻子,一定尊敬丈夫,并尊敬一切应该尊敬的人。南传《佛教格言&贤人品第十六》
22、关爱亲友夫为人者,当以五事亲敬亲族。云何为五?一者给施,二者善言,三者利益,四者同利,五者不欺。亲族亦以五事亲敬于人。云何为五?一者护放逸,二者护放逸失财,三者护恐怖者,四者屏相教诫,五者常相称叹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23、世间人民,父子.兄弟.夫妇.家室中外亲属,当相敬爱,无相憎嫉。有无相通,无得贪惜。言色常和,莫相违戾。《佛说无量寿经》卷下
24、博戏有六失,云何为六?一者财产日耗,二者虽胜生怨,三者智者所责,四者人不敬信,五者为人疏外,六者生盗窃心。善生,是为博戏六失。若长者.长者子博戏不已,其家产业日日损减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25、真正的财富,是在自己的心中。心里的满足,宇宙三千都是我们的,你如果不满足,一味地贪财好利,就是拥有再多,也是不够的。《星云大师讲演集》,第266页
26、先当习技艺,然后获财业。财业既已具,宜当自守护,出财未至奢,当选择前人,欺诳抵突者,宁乞勿举与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27、受到良心责备的事,就不该去做。南传《佛教格言&人品第一》
28、对青少年,要关心不要担心,要诱导不要控制,用商量不用权威。圣严《108自在语》
29、真正的情爱不是拥有对方,而是一种生命的交流,更是一种对天下苍生的无尽奉献。《星云大师讲演集》
30、勿近愚痴人,应与智者交,尊敬有德者,是为最吉祥。《吉祥经》
31、勤可以补拙,俭可以却贫。星云《佛光菜根谭》
32、不能顿尽者,尘缘之累,不可暂忘者,出世之心。待无累而修行,何如藉修行而脱累。且尘劳逼迫,正可警悟苦空,磨砻性情。澫益《灵峰宗论》卷二之二
33、凡人事天地鬼神,不如孝其亲矣,二亲最神也。《四十二章经》
34、每壹个孩子,都是帮助父母成长的小菩萨。圣严《108自在语》
35、迷于伎乐,复有六失:一者求歌,二者求舞,三者求琴瑟,四者波内卑,五者多罗椠,六者首呵那,是为伎乐六失。若长者,长者子伎乐不已,其家财产日日损减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36、若复病人成就五法,便得时差,云何为五?于是病人选择而食,随时而食,亲近医药,不怀愁忧,咸起慈心向瞻病人。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二十四,《善聚经》
37、勤心作福,不可贪清闲。少年清闲,是不祥事,非折寿即损福。澫益《灵峰宗论》卷五之二
38、积财从小起,如蜂采众花,财宝日滋息,至终无损耗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佛语心经络名言警句(二)
1、夫父子.夫妇.兄弟.家室.知识.奴婢,有五因缘,云何为五?一日怨家,二日债主,三日偿债,四日本愿,五日真友。《五苦章句经》
2、有贫穷已,始有劫盗,有劫盗已,始有兵杖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六,《转轮圣王修行经》
3、非饮食及宝,能报父母恩,引导向正法,便为供二亲。《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》父母不信令其住信,父母毁戒劝令住戒,父母悭贪劝令住舍。《大宝积经》卷一,三律仪会
4、若远至他国,行伴名为亲,于自居家中,慈母最为亲,于生财利所,眷属乃为友,能修功德者,是名后世亲。《别译杂阿含经》卷八
5、众生恩者,即无始来,一切众生轮转五道,经百千劫,于多生中互为父母。以互为父母故,一切男子即是慈父,一切女人即是悲母,昔生生中有大恩故,犹如现在父母之恩,等无差别。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卷二,报恩品上
6、若作市易斗秤卖物,一说价已,不得前却舍贱趣贵,斗秤量物任前平用.如其不平,应语令平。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三,净戒品
7、人家有母乐,有父斯亦乐,世有沙门乐,天下有道乐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象喻品
8、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,及其实行之方法,必先从事于家庭教育。而家庭教育,又须以妇女为主体。盖世有贤母,方有贤子。《印光大师文钞续编&示殷德增母子法语二则》
9、不以见形相,知人之善恶,不应暂相见,而与同心志。有现身口密,俗心不敛摄,犹如鐍石.铜,涂以真金色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十二,第1148经
10、随在谁边,学四句偈,或听或读,或问或咨一四句等,是即为师。时彼学者于其师所常起恭敬尊重之心。《善恭敬经》
11、备圣财信财.戒财,惭.愧为财,闻财.施财,慧为七财。《法句经》卷上,笃信品
12、见有机缘宜把握,没有机缘要营造,机缘未熟不强求。圣产《108自在语》
13、难与能与,难作能作,难忍能忍,密事相语,不相发露,遭苦不舍,贫贱不轻。如是阿难,有此七法,名为亲友。《四分律》卷四十一
14、慎交游何等为善知识具足?若有善男子,不落度,不放逸,不虚妄,不凶险,如是知识能善安慰,未生忧苦能令不生,已生忧苦能令开觉,未生喜乐能令速生,已生喜乐护令不失,是名善男子善知识具足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,第91经
15、田宅众生有,贤妻第一伴,饮食已存命,业为众生依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六,第1005经
16、若父母先无信.戒.闻.舍.慧,子令其修习,名真实报恩。恭敬给所需,唯现世安乐,令修信.戒等,究竟证涅槃。《本事经》卷四
17、能令亲去恶为善,奉持五戒,执三自归,朝奉而暮终者,恩重于亲乳哺之养,无量之惠。若不能以三尊之道化其亲者,虽为孝养,犹为不孝。《佛说孝子经》卷一
18、随顺为姊妹,爱乐为善友,安慰则为母,随意为婢使。此四贤良妻,则是夫眷属。龙树《劝发诸王要偈》
19、世间有四业:一智.二珍财,三受五欲乐,四求于解脱。四十华严卷十二
20、菩萨于众生给施所须,应念其恩。若恶心瞋心不念恩报恩者,犯重垢罪。若懒惰不报,犯轻垢罪。《优婆塞五戒威仪经》
21、少恩加己,思欲大报。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二,自他庄严品
22、制非防恶亲,慈愍在他亲,利人益彼亲,同事齐己亲,此亲乃可亲,智者所附近,亲中无等亲,如慈母亲子,若欲亲可亲,当亲坚固亲,亲者戒具足,如火光照人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23、若有供养发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,向须陀洹至阿罗汉果,名供养僧。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三,供养三宝品
24、应该与聪明睿智.学问渊博的善人交往。《经集》第二品,第八章《船经》
25、菩萨由身安故,获得心安。由心安故,息诸烦恼,远离一切所有盖障,于所缘境其心安住,如是便人于三摩地。舍利子。若诸菩萨成就此者。是则名为安觉分法。《大宝积经》卷五十三,菩萨藏会
26、不做低劣事,不受人驱使,不依附权贵,不以法为商。《即兴自说&螺发外道经》
27、真正的感情应该从奉献中获得。《星云大师讲演集》
28、何法名为苦?所谓贫穷是。何苦为最重?所谓贫穷是。死苦与贫苦,二苦等无异。宁当受死苦,不用贫穷生。《金色王经》
29、若境遇不佳者,当作退一步想,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,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,但得不饥不寒,何羡大富大贵。乐天知命,随遇而安,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,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?《印光法师文抄&复邓伯诚书一》
30、不畏大事,不轻小事。四十华严卷十二
31、父母是儿子的第壹个教师.师傅。南传《佛教格言&贤人品第十六》
32、居孝事父母,治家养妻子,不为空之行,是为最吉祥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吉祥品
33、友贤择善居,常先为福德,敕身从真正,是为最吉祥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吉祥品
34、如草木丛林,亦如风火等,物各以类聚,有情界亦然。愚者狎于愚,智者亲于智。体知明侣别,应亲有智人。《本事经》卷六
35、为人弟子,不可轻慢其师。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
36、懈堕有六失:一者富乐不肯作务,二者贫穷不肯勤修,三者寒时不肯勤修,四者热时不肯勤修,五者时早不肯勤修,六者时晚不肯勤修,是为懈堕六失。若长者.长者子懈堕不已,其家财业日日损减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37、伎乐放逸,恶习日增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广衍品去恶从就善,避酒知自节,不淫于女色,是为最吉祥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吉祥品
38、不比较,不计较。星云《人间佛教的戒定慧》
佛语心经络名言警句(三)
1、善养生无病最利,知足最富,厚为最友,泥洹最快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泥洹品有食有命,有命有身,有身有道。无食无命,无命无身,无身无道。《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》卷上
2、肩负人生职责,勤奋努力,由此产生快乐和幸福,带来荣誉。《经集》第二品,第三章《羞耻经》
3、不付老子财,不寄边境民,不信奸狡人,及诸悭惜者.亲附成事者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十八,第1283经
4、若人多贪求,积财无厌足,如是狂乱人,名为最贫者。《大宝积经》卷九十五,善顺菩萨会
5、不可信人,与之同意,是菩萨谬。《大宝积经》卷一一二,普明菩萨会
6、用惭愧心看自己,用感恩心看世界。圣严《108自在语》
7、多闻如戒行,法律精进学,修已无所争,是为最吉祥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吉祥品
8、家庭成员必须要懂得跳探戈,彼此礼让进步,要知道交换立场,彼此体贴关怀,要常常赞美.鼓励,彼此扶持慰勉,要学习幽默风趣,营造温馨气氛。星云《佛光山开周年年鉴》,第455页
9、恭敬与谦让,知足并感恩,及时闻教法,是为最吉祥。《吉祥经》
10、勤劳是幸福快乐的源泉,懒惰是贫穷的原因,贫穷是罪恶的根源。养成勤劳工作的习性,你就是个富有的人。星云《行为平坦的道路》
11、要:需要,想要,能要,该要。能要.该要的才要,不能要.不该要的绝对不要。圣严《108自在语》
12、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.封邑,非不如法。平直正求,非粗恶求,不逼切他。如法得分,起无常想,不生悭想,喜舍无吝。给事父母.妻子.奴婢.诸作使者,以如法财而给施之,所谓亲友.眷属.知识,然后施法。《大宝积经》卷八十二,郁伽长者会
13、奉养父母亲,爱护妻与子,从业要无害,是为最吉祥。《吉祥经》
14、不负债及悭,斯名为下乐,有财行布施,此名为中乐,身口意业净,智慧乐多闻,此则为上乐,慧者之所行。《佛般涅槃经》卷中
15、若父母不听汝于正法律中正信舍家.无家学道者,我不得度汝出家学道。《中阿含经》卷三十一,《赖吒和罗经》佛言
16、忙人时间最多,勤劳健康最好。圣严《108自在语》
17、若人本无恶,亲近于恶人,后必成恶因,恶名遍天下。《增一阿含经》卷四十五,牧牛品
18、以其男女追胜福,有大金光照地狱,光中演说深妙音,开悟父母令发意。忆昔所生常造罪,一念悔心悉除灭。口称南无三世佛,得脱无暇苦难身,往生人天常受乐,见佛闻法当成佛。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卷三,报恩品下
19、常尊重父母,恭敬而供养。《华严经》卷七十一,入法界品是佛弟子修行孝顺者,应念念中常记父母。《佛说孟兰盆经》
20、从事力不能及的事情,与众人结仇,与力士相争,偏信女人,结交坏人,五者都是加速自灭的原因。《萨迦格言》
21、或尽忠立孝,济国治家,行谦让之风,履温恭之道,敬养父母,成第一之福田,承事尊贤,开生天之净路。延寿《万善同归集》卷四
22、受恩常感,轻恩重报。《胜天王般若经》卷一
23、有四法,俗人在家得现法安,现法乐。何等为四?谓方便具足,守护具足,善知识具足,正命具足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,第91经
24、夫人常当自忆念,若得饮食应知量,身体轻便受苦少,正得消化护命长。《别译杂阿含经》卷四
25、无义不诚信,欺妄好斗争,当知远离此,近愚与罪多。仁贤言诚信,多闻戒行具,当知亲附此,近智诚善多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道利品
26、利益,一定抛弃那些不工作的年轻人。南传《佛教格言&杂品第十二》
27、成功的三部曲是:随顺因缘,把握因缘,创造因缘。圣严《108自在语》
28、佛言:使我疾成无上真正道者,皆由孝德也。《啖子经》
29、世出世恩,有其四种:一父母恩,二众生恩,三国王恩,四三宝恩。如是四恩,一切众生平等荷负。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卷二,报恩品上
30、做好丈夫的秘诀:吃饭要回家,身边少带钱,出门成双对,出门有去处。做好太太的秘诀:温言慰辛劳,饮食有妙味,家庭像乐园,凡事要报告。《星云大师讲演集》
31、急须要做,正要人做的事,我来吧。圣严《1()8自在语》
32、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话,多做一件好事,所有小小的好,就会成为壹个大大的好。圣严《108自在语》
33、执事以尽心为有功。待客以至诚为供养。百丈怀海禅师《示丛林要则》
34、放荡有六失:一者不自护身,二者不护财货,三者不护子孙,四者常自惊惧,五者诸苦恶法常自缠身,六者喜生虚妄,是为放荡六失。若长者.长者子放荡不已,其家财产日日损减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35、凡学佛之人,无论在家出家,皆不得以安受坐享为应分,务必随位随力,日作其资生利人事业,不得荒废偷惰。太虚《学佛者应知行之要事》
36、感谢给我们机会,顺境.逆境皆是恩人。
37、孝顺父母.师.僧.三宝,孝顺至道之法,孝名为戒。《梵网经》卷下
38、父母及长兄,和上.诸师长,及诸尊重者,所不应生慢,应当善恭敬,谦下而问讯,尽心而奉事,兼设诸供养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,第87经
佛语心经络名言警句(四)
1、出家与居家,展转互相依。由力.法二轮,速至涅槃乐。出家依在俗,得如法资具,在俗依出家,获微妙正法。二众互相依,受人天快乐,度生老病死,至清凉涅槃。《本事经》卷四
2、夫善之极者,莫大于孝,恶之大者,其唯害亲乎。《佛说未生冤经》
3、云何恶知识,现善友相者?内心实耻厌,口说我同心,造事不乐同,故知非善友。口说恩爱语,心不实相应,所作而不同,慧者应觉知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五,第978经
4、饮酒有六失:一者失财,二者生病,三者斗诤,四者恶名流布,五者恚怒暴生,六者智慧日损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5、如是诸病,从宿食生,若诸众生能于饮食知量知足,量其老少.气力壮弱.时节寒热.风雨燥湿.身之劳逸,应自审察,无失其宜,能令众病无因得起。四十华严卷十一
6、奸邪.恶口人,嫉妒.无反复,此人不可疗,智者之所弃。《增一阿含经》卷二十六,等见品
7、若学大乘善男子善女人,不离一切智心,若见可意五欲,即便在中共相娱乐,阿难,汝应作是念:如此菩萨,即是能成如来根本。《大宝积经》卷六,大乘方便会
8、很多人觉得工作辛苦.有压力,那是因为把工作当作赚钱途径.沽名之道,自私自利,难免厌倦,如果在工作里蕴含了慈悲喜舍,供应了佛心法味,给人信心,给人欢喜,给人方便,给人服务,把工作当成法布施,工作就很快乐了。《星云大师讲演集》,第322页
9、勤营生谓善男子种种工巧处以自营生,谓种田商贾,或以王事,或以书疏算画,于彼彼工巧业处精勤修行,是名方便具足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,第91经
10、于父母兄弟六亲中,应生孝顺心,慈悲心。《梵网经》卷上
11、尚不能于家庭父母妻子具足时,思立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之程度,何能出家即证果而普度怨亲耶?《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&复卓智立居士书三》
12、菩萨初学修菩提时,当知病为最大障碍。若诸众生身有疾病,心则不安,岂能修习诸波罗蜜?是故菩萨修菩提时,先应疗治身所有疾。四十华严卷十一
13、于众伎乐现自娱乐,而内不舍念佛三昧。《首楞严三昧经》
14、于父母所少作不善,获大苦报,少作供养,得福无量。《杂宝藏经》卷一
15、每日行三好:做好事,说好话,存好心。星云《人间佛教的戒定慧》
16、为欲修行,令身安乐。四十华严卷三十四
17、学圣学佛,均以敦伦尽份.闲邪存诚.诸恶莫作.众善奉行为本。又须卑以自牧,韬光潜耀,上效古人,躬行实践。能如是,则其学其品便可高出流辈。《印光法师文钞续编&复徐书缊书》
18、出家者有出家者之家务事业也,即所谓弘法为家务,利生是事业也。在家人有在家人之家务事业,即仕农工商,各操其一,赡身.养家.利国.益群之业也。否则,即为世之负债人,更何能成就佛法中超世之志业哉!太虚《学佛者应知行之要事》
19、食知止足,二修业勿怠,三当先储积,以拟于空乏,四耕田商贾,泽地而置牧,五当起塔庙,六立僧房舍。在家勤六业,善修勿失时,如是修业者,则家无损减,财宝日滋长,如海吞众流。《长阿含经》卷十一,《善生经》
20、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庭,一定会带来痛苦。南传《佛教格言&苦行品第十》
21、始学工巧业,方便集财物,得彼财物已,当应作四分:一分自食用,二分营生业,余一分藏密,以拟于贫乏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十八,第12 83经
22、学佛者要站在自己的岗位,而发扬佛法的精神,去利益大众,摄化大众来归信三宝。现出家相,只是学佛者的一类。印顺《华雨香云》
23、人生最大的拥有是感恩。星云《人间佛教的戒定慧》
24、夫妇相敬如宾,视妻室为相济继祖之恩人,不敢当作彼此行乐之欲具。《印光法师文钞&复高劭麟书》
25、人要学习各种谋生技能,一生至少要拥有三张执照。星云《人间佛教的戒定慧》
26、以法求财,不以滥取,以乐自供,供养父母,给足兄弟.妻子.奴婢.眷属.知识,随时供养沙门.婆罗门。《杂阿含经》卷三十二,第912经
27、博弈耽嗜酒,游轻着女色,费丧于财物,是名堕负门。女人不自守,舍主随他行,男子心放荡,舍妻随外色,如是为家者,斯皆堕负门。《杂阿含经》卷四十八,第1279经
28、佛经所明,凡有二科:一者处俗弘教,二者出家修道。处俗,则奉上之礼.尊亲之敬.忠孝之义,表于经文,在三之训,彰于圣典,斯与王制同命,有若符契。慧远《答桓太尉书》
29、生而有利安,伴软和为安,命尽为福安,众恶不犯安。《法句经》卷下,象喻品
30、恩重父母如丘山,应当孝敬恒在心,知恩报恩是圣道。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》卷三,报恩品下
31、超越生老痛苦三原则:活得快乐,病得健康,老得有希望。超越死亡三原则:不要寻死,不要怕死,不要等死。圣严《108自在语》
32、不愁物质的贫乏,但做心灵的富翁,不怕世间的贫苦,但做自在的主人。星云《佛光菜根谭》
33、作事仓猝,不豫熟计,为之不谛,亡其功夫。败悔在后,唐苦亡身。《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》卷四
34、常修净命,不占吉凶,亦不相人生男生女。《小品般若经》卷六
35、布施好品德,帮助众亲眷,行为无瑕疵,是为最吉祥。《吉祥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