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猫

醒世經典

文案猫

发布于2024-02-01
标签:更多>

醒世經典

1、而这布施就犹如沟渠河道一般,能将心灵世界贪毒的洪流疏导至仁爱慈悲 的大海。而这份布施亦如同一粒粒种子,种下去的时候是种子,但是在四 方开花散叶之后,收获到的却是累累的硕果。

2、的确,何必为了那些钱财而绞尽脑汁,你争我抢呢?懂得布施,懂得 舍弃,也许你会得到

3、问:“如何是诸佛本源?”师日:“千峰寒色。”——《雪窦重显禅师》

4、无知才会愚昧,有知才可以使人明智。

5、知足是控制感官疯狂倾向的唯一办法,我们不应做我们感官的奴隶,相反我们必须做感官的主人。到那时候,我们就能了解生活的真正目的非常简单:寻求永恒的幸福。——《法露缘》杂志

6、有些人总是斤斤计较,干什么事情总怕自己会吃亏,更怕让别人得了便 宜,这样的人就是没有领悟到

7、百善孝为先,及时尽孝心 世界上有很多事都可以想办法去弥补,然而,错过行孝的机会则永远 也无法弥补,只能空留遗憾,追悔不已。

8、眼光要远,脚步要近,目光远大的人,会有远大的计划:目光短浅.只看眼前的人,只能安于现状,无法进步。

9、现实生活中,有的人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长吁短叹,埋怨命运不公.生 辰八字不正,让自己事业遇到挫折,婚姻受到阻碍,自己却不去积极面 对。有的人好吃懒做,整天不务正业,无所事事,最后坐吃山空,一事无 成,这时却怨叹命运和自己作对。

10、佛说:“人的欲望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逾越。”意思是说人的贪 欲永无止境,永远无法满足,人性最大的缺点也正是如此。

11、当我们允许别人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时,本身就已经成了壹个受害者, 当对发生的现状无能为力的时候,抱怨与愤怒便成了唯一释放的选择。

12、有性自悟,顿悟顿修,亦无渐次,所以不立一切法,诸法寂灭,有何次第。——《坛经·顿渐第八》

13、我心自有佛,自佛是真佛。自若无佛心,何处求真佛?汝等自心是佛,更莫狐疑,外无一物而能建立,皆是本心生万种法。——《坛经·付嘱第十》

14、执著是自缚的蚕茧 该执著时执著,该放弃时放弃,一切随缘,将来你才不会后悔!

15、虚名也会带来利益,然而虚名很短暂,既害人又害己。真正的好名则是随着壹个人真诚为人付出自然而来的。有了名利之后,还要能智慧地对待,与其执著于名利,醉心于享受名利,不如享受无求的充足自在。

16、昨宵年幕夜,今朝是岁旦,都大寻常日,世人生异见。不解逐根元,只管寻枝蔓。新旧只如今,仔细分明看。若也更商量,秦时铎铄钻。——《法演禅师语录》

17、缘起缘灭,好坏得失,都是生命的常态,这一切都会过去。所以,无论顺逆,都应以心灵的常态对待生活。

18、美好的事物,需要一颗平常心,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来。遇顺境处之淡 然,遇逆境处之泰然。用平常心来对待生老病死,对待得失,对待宠辱。

19、诸法从本来,常自寂灭相,春至百花开,黄莺啼柳上。一香严禅师

20、我们常常无法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在乎什么,应该放下什么,所以被心魔所困。其实,只要放下散乱的心,提起专注的心:放下专注的心,提起统一的心,放下统一的心,提起自在心,就能放松身心,提起正念,就能彻底放下。

21、然而,在我们的生活中,有的人被仇恨左右着自己的意志,被仇恨烧 毁了自己的理性。仇恨使人失去理智与原本善良的本性,仇恨使人变得心 胸狭窄和冷若冰霜,使人丧失了对真善美的追求,变得自私与冷漠,有太 多太多的人在仇恨中丧失了自我。

22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既定的立场,也因此而习惯于执著在本身的领域当 中,忘却了别人也和自己一样,有着他自己特殊的一面,永远不要用自己 的思维去审视别人,更不要用我们的想法去评价别人。

23、纵宿业深厚,不能顿断,当方便制抑,自劝自心。

24、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,尘世间,最能宽容为怀的就是大自然。因为 有了大地的宽容,才有了万物生机,有了河流的宽容,才有了大海的浩 瀚,有了严冬的宽容,才有了百花盛开的春天。谁不期盼壹个宽容以待. 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呢?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榜样。

25、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,虽纷若乱丝,终当就绪。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, 纵狡如山鬼,亦自献诚。

醒世經典(二)

1、其实,有的时候我们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往往仅有一点点的差距,前面 大部分的困难已使人筋疲力尽,这时即使壹个微小的障碍也可能导致前功 尽弃,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下,胜利便近在眼前。

2、壹个人应该舍弃愤怒,拔除傲慢,超越所有的束缚。不执著心灵和物质的人,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,而不受外在的影响。——《佛陀的格言》

3、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懂得运用财富的智慧,是人生步步行进的资粮和根基。拥有了这些,做人就会知道满足,懂得珍惜。

4、佛说“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”,这是说,如果你肯把自己的全部心思. 智力.时间.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,那么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。

5、只要能一天做一件实事,很快,你就会惊讶地发现,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,烦恼渐渐变少了,欢乐渐渐增多了,生活也愈变愈好。

6、应发切实誓愿,愿离娑婆苦,愿得极乐乐。其愿之切,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,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。己力不能自出,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。

7、有情并不是罪过,对于凡俗的常人来说更是如此。但是人们如果面对各种各样的情感时不知克制,不知拣择,而是奢求

8、“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”既然一切皆为虚空,又何必事事抓牢,不肯放手呢?

9、位名人说过:“人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快乐。”有些人常常不能平等地看待他人,因而尽干些损人不利已的事。

10、平淡的人懂得人生有三重境界:“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,看山不是山, 看水不是水,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”所以人要放眼江山,胸襟开阔, 为人热情而不做作,处世诚恳而不虚伪。

11、智如日,慧如月,智慧常明,于外着境,被自念浮云盖复自性,不得明朗。若遇善知识,闻真正法,自除迷妄,内外明彻,于身性中万法皆现。——《坛经一阡悔第六》

12、我们现在拥有了很多东西,但会导致两种不同结果。有欲望的人会变得更加贪婪,有福报的人会变得更加慷慨。

13、昨天的付出是昨天的事,如果今天尚未付出,就不要期待收获。很多禅修者,秉承着这一道理,整日紧张地劳动,过着清苦的生活,平淡.辛勤而又虔诚。

14、外在的修炼不能使人超脱,真正的感悟来自心灵的体验。

15、诸君到此何为,岂徒学问文章,擅一艺微长,便算读书种子?在我所求 亦恕,不过子臣弟友,尽五伦本分,共成名教中人。

16、古人云: “盖世功劳,当不得壹个矜字,弥天大罪,当不得壹个 悔字。”

17、纵观古今中外,凡是有很大成就的人,哪壹个不懂得人情世故?哪一 个不懂得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道理?哪个人的周围没有“贵人”帮忙?所以 说:“施恩于人就等于把恩惠存进了银行,急需时再取出来。”

18、虽然爱说闲言碎语是某些人的陋习,但我们如能把自己的“心”保养好,不该看的不看,不该听的不听,不该说的不说。让“心”成为主人,让“心”能听自己的话,对这些闲话采取豁达和漠视的态度,生活就会更加轻松自如。

19、佛说,慈悲为怀,福报自然来。拔除众生的痛苦,给众生以快乐,是 为慈悲。宽容待人,以德报怨,懂得感恩,广行布施,就是在修福。

20、孔子很欣赏仲由的孝顺德行,赞扬说:“你侍奉父母,可以说是生时尽力, 死后思念哪!”

21、做事贵在专心,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,倘若朝三暮四,心猿意马,那么什么事都做不好。

22、心胸有多大,事业就有多大。包容有多少,拥有就有多少。

23、学禅不仅要“明白自己”,更重要的还在于“领悟眼前”,其实,禅就在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。“郁郁黄花无非般若,青青翠竹尽是法身。”禅是一山一水,一草一木。

24、无去无来本湛然,不居内外及中间。一颗水精绝瑕翳,光明透满出人间。——拾得

25、无知无明,是为罪过 对内心世界的陌生,导致了生活中的无数挫折。不知自己,不明道 理,亦即所谓无知无明,是为一种罪过。

醒世經典(三)

1、学佛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佛教知识,也不在于你在山洞里闭关多少年,而在于佛陀教导我们的人格标准你能做到多少。

2、熄灭欲望之火驱除各种各样的妄想,摆脱名.利.欲等的束缚,才能消除心中的忧虑,才能不颠倒,在无事中得大自在。

3、专注于心是做人做事的大原则,博而不专,杂而不精,必会制约人的发展高度。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极其有限的,如果我们想做成一件事情,就必须将自己仅有的时间和精力集中投入这件事情中,只有一心一意,心无旁骛,才能把事情做好,做到完美。

4、问:“如何保任?”师日:“任性逍遥,随缘放旷。但尽凡心,别无圣解。”——《龙潭崇信禅师》

5、壹个渴望自己真正在人生事业方面有所发展的人,就会从失败中找出 原因,不再犯同样的错误,不要再打翻牛奶,他就会成为壹个成功的人。

6、问:“如何是无相?”师日:“山青水绿。”——《渌清禅师》

7、在佛教中,“不知自己”以及“不明道理”,亦即所谓的“无知无明”,被认为是一种罪。——梅原谛愚禅师

8、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,让人失去理智。它可以使人相互摧残,相互欺诈,甚至使最好的朋友反目成仇。因此,在生活中,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欲望,切记,“贪”宇头上一把刀,一旦入“贪”,就会被其毒害。

9、阻碍是一种赐予:泥泞才能留下脚印泥泞的路上,才能留下脚印:风雨中的人生,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。

10、问:“信者有的念珠带在身,有的没有带在身,到底信者须要全部带在身吗?”答:“信仰在心,不在念珠。而念珠常随身者,可时时提起念佛之心,亦不无助缘耳。”——李炳南居士

11、以单纯自在的心态乐享自然中最本初原始的一切,从每一种花草身上看见美丽,从每一阵清风中听到时光的低吟浅唱,让生活的每壹个细节回归自然的淳朴,便能从现实的烦恼中超脱。

12、无忧恼处,我当往生,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。

13、只要心是坚强的,外在的优势和劣势便不足畏惧,因为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,只要你掌握了方法,不懈地努力,就可以把劣势变成优势。

14、向者三身佛,在自性中,世人总有,为自心迷,不见内性,外觅三身如来,不见自中有三身佛。——《千悔第六》

15、真正的幸福和快乐,并不一定源于物质文明,而是源于健康.充实的精神世界。

16、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学禅不能离开日常生活,不能拘泥于持戒坐禅.纸上谈禅的形式。有心之人,能从日常生活中领悟禅的妙义。我们做事也不能过于程序化.教条化,灵活运用,活学活用才能从平凡中领悟出生活的真理。

17、问:“如何是微妙?”师日:“风送水声来枕畔,月移山影到床前。”——《大龙智洪禅师》

18、“物物而不物于物”,意思是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。古人说这句话的时候,大概没有想到“物欲横流”这个词会成为后世的现实。物质崇拜或物质信仰,确实让很多现代人迷失了方向。

19、直截根源,不存知解。当阳露出,不费纤毫。若也眨起眉毛,早成蹉过,才落拟议,便隔千山。——《鼓山语录》

20、衣裳破后重重补,粮食无时旋旋营。壹个纪躯能几日,为他闲事长无明。一《筠州洞山悟本禅师录》

21、只有奉献.付出,我们才能让财富用在最有用的地方,实现它的价值。不吝付出财富,可以得到他人的尊敬,从而在未来的生命中收获无尽的福报。对个人来说,这才是人间可以依靠的最稳定的财富。

22、出家人不打诳语 说一句谎话,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,何苦呢?

23、古人云: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,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,以人为 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以史为镜,可以找到行事的准绳,看到过去的得失, 规划未来的方向。

24、雨过山青,云开月白,带雪寒松,摇风庭柏。一《普济子淳禅师》

25、在风风雨雨的世界里,人们的心灵难免会沾染蒙受各种各样的尘埃, 自觉地.及时地为自己的心灵沐浴和洗涤,便显得异常重要。古德说: “热闹场中作道场”。只要自己息下妄缘,抛开杂念,哪里不可宁静呢!